iPad介於手機與筆電的移動中端中,很多人認為首當其衝的會是Kindle,但iPad則擁有更棒的閱讀體驗和更多功能,兩者的用戶不會完全重疊。 蘋果平板電腦iPad現身,讚美與批評聲四起。許多科技玩家認為這是一款規格不如預期的電腦。有人說iPad像放大版的iPhone/iTouch,邊框太厚、外形不購炫、缺攝影機、無電話功能、沒有USB介面、不支援flash,沒有太多功能。從表面上看,它的確不像蘋果執行長喬布斯形容的那麼「光彩奪目」,但iPad成熟的設計理念仍足以令其成為迄今為止最棒的殺手級產品。
iPad不是電腦,喬布斯說蘋果是一家「行動裝置製造商」,不是電腦製造商。而「行動裝置不等於電腦」,不是硬體,不是作業系統,而是以應用為導向,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思維。放眼蘋果過去的創新產品,讓iPod活起來的是音樂,讓iPhone活起來的是上網與上萬種應用軟體,如今蘋果打算拿電子書的應用讓iPad活起來。
蘋果有恃無恐的是什麼?在過去18個月中,iPhone的軟體平台上,發布了14萬個iPhone手機應用軟體、吸引超過30億人次付費下載的App Store。iPad勢必承襲蘋果一貫的設計美學和用戶體驗,而相關的內容商:諸如遊戲、電影、傳媒等行業,將從中發現下一個10年的新商機。
中間產品空間大
iPad明顯具有「中間產品」特徵,試圖搶攻蘋果過去認為時機不夠成熟的市場。1997年,喬布斯否決了蘋果的第一款平板電腦Newton;2003年,當工程師們造出了第一台iPad原型機,當年的原始版iPad耗電極兇,光是電池造價就高達500美元;難怪被喬布斯批評為「除了能用來在廁所上網之外還有什麼好處?」,直到2010年推出新款iPad,這一等就是12年。法人認為,iPad的推出將左攻電子書,右打小筆電。
iPad介於手機與筆電的移動中端中,在同樣價格、同樣大小的螢幕下,恐怕無法找到第二個這樣的產品了。很多人認為首當其衝的會是Kindle。儘管Kindle定位於專業的電子書閱讀器,但iPad則擁有更棒的閱讀體驗和更多功能,兩者的用戶不會完全重疊,但戰爭實際上已經開始。
1月27日喬布斯宣稱肯定iBook電子書平台,已獲得Harper Collins、Simon & Schuster、Macmillan等5家大型出版商的奧援。價格對出版商也更有吸引力,他鼓勵出版商將每本電子書的價格定為12.99美元至14.99美元,而不是過去亞馬遜所制訂的8.99美元至9.99美元的「賤價」。喬布斯以一種新的態度切入圖書出版業,並且已經初見成效。Macmillan就因價格問題率先與亞馬遜分手了,讓亞馬遜網站和Kindle電子書閱讀器網站不得不撤下Macmillan的所有電子書。
平面媒體高度期待
從出版社角度來看,似乎已積極準備將他們的書放到iPad上了。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、Kaplan Publishing、McGraw-Hill Education和 Pearson已經簽約成為第一批將他們的教科書移植到iPad的出版社。她們投入iPad懷抱,意味著將來iPhone和iPod Touch也能看到他們的教科書、學習指南和考試準備手冊。ScrollMotion,一家開發iPhone電子書閱讀程式iceberg Reader的廠商也宣稱,將會配合出版社將書籍數位化以符合iPad使用。根據ScrollMotion表示,數位教科書將會受惠iPad/iPhone的功能。學生可以用各種顏色來作標註,也可用iPad和iPhone內建的麥克風來做語音註記。學生可以用標題、主題或是其他東西來作搜尋。當然電子書也可以快速播放和內容有關的影片。對教學來說,學生可以參加互動式小考,然後在裝置上記錄或回答。
預期iPad將對電子書造成殺傷力,未來走向還是要看誰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內容需求,但有可能走向筆電與Netbook的前例,兩者定位逐漸模糊化。喬布斯的盤算是將藉由軟體功能主導市場發展,而不是由硬體裝置主導市場走向。
也有專家認為,iPad在多媒體、上網、彩色、觸控介面設計都優於Kindle,出版業者樂觀的預料,iPad將協助報紙、雜誌等出版商重新奪回被網路媒體搶走的付費訂閱者。iPad問世,賈柏斯便指名要幫助瀕臨破產的傳統平面媒體。
資料來源: http://www.taiwannews.com.tw/weekly/list_article.jsp?last=395&id=52238